吉他舞台表演必備PA音控知識(二):如何設定外場內場,如何防止回授

所謂的外場,
就是給聽眾聽的喇叭。

所謂的內場,
就是給表演者聽的喇叭。

所謂的回授,
就是舞台上的拾音器或者麥克風,
收到內場喇叭的聲音,
導致聲音訊號不斷放大,
發出大聲並且難聽的噪音。

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回授,
莫過於學生時期在教室上課,
拿著小蜜蜂麥克風講課的老師,
走近喇叭時發出的那種【ㄍㄧ】聲,
對沒錯那就是回授。

開始閱讀這篇文章之前,
還請確定已經讀讀過前文。

吉他舞台表演必備PA音控知識(一):gain,volume,高頻,中頻,低頻,FX是什麼?

了解混音器上的各個參數之後,
我們接著來了解,
如何設定內場外場,
以及如何防止回授。


內場喇叭與外場喇叭的孔位

大部分的混音器,
輸出給外場喇叭的孔位是main out。

至於輸出給內場喇叭的孔位,
照字面應該會是monitor out,
但是筆者在實務上,
使用的是aux out或者aux1 out。

這是筆者自己常常在使用的混音器,
YAMAHA MG12XU。

整台機器最右上角的stereo out,
其實就是main out,
就是輸出給外場喇叭的孔位。

然而這台混音器上,
雖然有monitor out孔位,
但是筆者不會使用這個孔位來做監聽。

因為這個monitor out孔位,
各軌音量比例與main out是共用的,
不能獨立調整各軌輸出的音量。

實務上,
筆者會用aux1 out輸出給監聽,
因為每軌下方都有aux1旋鈕,
可以控制每軌到aux1的音量。

如此一來,
當表演者想要將某軌內場調大或者調小,
只要轉動該軌的aux1就好,
不會影響到外場音量。


內場與外場的設定

外場喇叭的英文是main speaker,
是給聽眾聽的喇叭,
所以外場喇叭最主要的目的,
就是滿足聽眾的聽感。

內場喇叭的英文是monitor speaker,
是給表演者聽的哪八,
所以內場喇叭最主要的目的,
就是讓表演者聽清楚自己與夥伴的聲音。

通常混音器擺放的位置,
會在外場喇叭投射範圍,
因為音控人員最重要的任務,
就是滿足聽眾的聽感。

筆者實務經驗,
在連接完畢並且turn on之後,
筆者會讓一組人員,
上台操作樂器與麥克風,
也就是上台玩玩。

趁這組人員在玩的時候,
筆者會先打開【外場音量】給自己聽,
將各軌的音色設定好,
然後將各軌之間的【外場音量平衡】設定好。

所謂的【平衡】,
就是各軌之間的音量比例。

【內場音量平衡】大致上照抄外場,
然後聆聽這組人員的意見,
修正內場音量平衡。


如何防止回授

所謂的回授,
就是舞台上的拾音器或者麥克風,
收到內場喇叭的聲音,
導致聲音訊號不斷放大,
發出大聲並且難聽的噪音。

場地的大小與形狀(狹長場地容易回授),
還有裝潢的材質(玻璃容易造成回授),
都會影響回授的程度。

如果能為玻璃罩上窗簾或者貼上垃圾袋,
會讓回授程度降低。

只要將內場總音量降低,
就能防止回授,
但是這是最差的做法,
因為會影響到聽眾的聽感。

最正確的作法,
就是抓出造成回授的【軌】,
並且抓出造成回授的【頻段】。

怎麼抓出造成回授的軌?

  • 聆聽回授噪音的音量起伏,
    與哪一軌的音量起伏一致。
  • 或者看看混音器上的clip指示燈亮在哪一軌。

怎麼抓出造成回授的頻段?

  • 高頻的回授,
    聽起來非常尖銳,
    用注音符號來形容就是【ㄍㄧ】。
  • 中頻的回授,
    通常是人聲能夠唱得出的音高,
    用注音符號來形容就是【ㄨㄥ】。
  • 低頻的回授,
    聽起來非常低沉並且伴隨些許地板震動,
    用注音符號來形容就是【ㄏㄨㄥ】。

抓到造成回授的【軌】與【頻段】之後,
將這個頻段調低,
就能防止回授。

如果實在太容易回授,
也有可能是因為gain太大。

因為gain象徵靈敏度,
降低靈敏度也能減少回授。

要防止回授,
盡量針對特定軌的特定頻段,
降低內場總音量是不得已的作法,
通常只會用在全體都在回授的狀況。

當然在表演中間情回授,
情急之下可以稍微先降低內場總音量,
慢慢抓出特定軌的特定頻段,
再恢復內場總音量。


結語

對於一個音控人員而言,
做到以下幾點才算合格。

  • 將各軌的gain與高中低頻最佳化
  • 全場沒有回授,
    或者一旦回授就能馬上排除
  • 能夠讓表演者聽清楚自己與夥伴的聲音
  • 將外場的平衡最佳化

要做到這些絕對不容易,
音控絕對是門複雜的學問。

一個合格的音控,
必須非常熟悉所有器材,
包括上游的麥克風與拾音器,
中游的混音器,
下游的喇叭。

還要經歷許多實務經驗,
才能練就一身音控本領。

雖然音控不容易,
但是為了將音樂完美呈現給聽眾,
這些知識還是必須要具備的。

在台南想要聊聊音控技術設備,
歡迎聯絡我們。

圖片來源:
YAMAHA官方網站

分享這個網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